赵东海
福州大学
赵东海,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1987.09—1991.07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1991.07—1998.03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团总支书记(其间:1996.09—1999.07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黄浩
龙岩学院
现任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常委、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黄浩,1975年出生于福建南平,祖籍福建将乐。1993-200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1997年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8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07-200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8年作为“
朱文章
厦门理工学院
朱文章,男,教授,工学博士。1962年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二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第二届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厦门理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福建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先后主持
赵振祥
厦门理工学院
赵振祥,教授,文学博士。内蒙古赤峰市人,博士生导师,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现任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理工学院社科联主席。兼任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媒体关系与文化传播。出版《媒体关系管理》、《新闻评论学》、《唐前新闻
张跃军
华侨大学
张跃军,男,1980年生,湖南安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年)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 、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016年)、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2012年)、北京市 优 秀 人才培
尹伟伦
华侨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林学和生物学交叉优势,围绕良种奇缺、生产力低的难题,创立快速可靠生理量化选育抗逆、速生良种和壮苗,及丰产良种系列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改革一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奖励15项。发表论文83篇,出版专著12部,获得专利7项。被聘为国
陈文兴
福建农林大学
陈文兴,1964年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纤维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 。陈文兴于1980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崇敬之余,找寻是什么力量源源不断地铸就如此伟大的焦裕禄精神。在一个风雪之夜,焦裕禄带领县委委员来到兰考车站,面对被灾荒逼得背井离乡的同胞,意识到必须要领导群众,战胜灾害,改变兰考面貌。厚
10月18日上午,集宁变电管理处500kV察右中变电站党小组、500kV汗海变电站党小组、500kV苏敦变电站党小组前往位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的中共绥中地委旧址开展“探寻红色史凝聚爱国情”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壹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中共绥中地委旧址,通过认真聆听关于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故事讲解和观看革
来到西藏大学我们深切感知这所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优良的校风学风、浓郁的学术气息、自由争鸣的思想、自主多元的选择,开放包容的心态,西藏大学的求实精神超越校园、影响着社会。这里一直以来就是我心中向往的殿堂,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为期一周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终身难忘。五天来,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授,课程安排可谓“对症下药”“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西南政法大学举办的“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班,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近几年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在此感谢上级安排本次学习活动,感谢华南理工大学的精心组织安排,感谢每位老师的精彩讲课。本次培训学习,使自己在理论基础、道德修养、业务素质等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本人参加本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