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珍
厦门大学
李小珍,男,1970年1月生,湖南安仁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主任、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车桥耦合振动学科方向带头人。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扬华之星培育计划(2010年)、国务院高铁安全大检查工务组专家组成员(2011年)、四川省学术
王健
福州大学
王健,男,1959年4月生,福建福州人。1985年至1994年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专业学习,先后获经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日本跨国企业担任研究员,从事流通经济研究工作。1999年4月作为留学回国的高层次人才由福建省引进到福州大学工作,2002年3月起担任公共管理学院
付贤智
福州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福州大学校长、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付贤智,男,1957年7月出生,福建邵武人。1978至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学习,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1997年赴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作为“闽江学者特聘教
杨宗献
厦门理工学院
杨宗献,1963年9月生,博士,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加拿大化学学会会员、国际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会会员。
孟兆祯
厦门理工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学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性的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并建立了该学科在全国唯一的博士点。他指导的3名学生4次获得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他主持承担了国内外内容广泛的设计36项,多次获得重要奖励。他将植物学科的内容,中国传统写意自然山水园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现代化社会融为一体,设计作品受到业内
姚珺
福建农林大学
党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安全稳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本科生招生、就业、校友、体委、学校对外新闻发布等工作。
陈文兴
福建农林大学
陈文兴,1964年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纤维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 。陈文兴于1980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
4月4日,一个天气明媚的日子,学校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早上7点30从学校乘车到重庆主城参观渣滓洞、白公馆。参观渣漆洞、白公馆,不仅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有太多的感触体会了。来到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
“一山复一山,一岭高一岭。学堂遍黄冈,处处读书声。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初心似红烛,不畏霜天永放光明。”10月19日晚,黄冈师范学院大型原创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在京首演,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近年来,我们以大别山革命史为主线,组织师生自编自演了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大别山红色薪传》剧目和大型校园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并将其作为新生入校的第一
走进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庙坝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庙坝一小”),犹如走进立体的“红色文化”课堂——孩子们自己当“小老师”讲述发生在城口的红色革命故事、用手工泥塑再现百年经典、积极践行红色文化攒存“红色幸福币”……“读、学、听、看、访、讲、演、写、画、塑、研、评”等党史学习“十二载体”,让该校党史学习教育更立体、更生动。“我们以‘童心向党’为主题,以‘十二载
这次到新疆财经大学参加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班学习,课程安排有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经过为期5天的培训,让我业务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让我对当前的工作有了更明朗清晰的认识。公司组织这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我们的业务知识储备,改善我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