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友
厦门大学
何正友,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国际合作基地学术带头人。 现为IET Fellow、IEEE S
李非
厦门大学
教授
王乾廷
福建工程学院
王乾廷 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乾廷,男,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处(研究生处)处长,现任福建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宜勤
福建工程学院
王宜勤 研究员王宜勤,女,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福建农林大学团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等职,现任福建工程学院纪委书记。
杨黄浩
龙岩学院
现任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常委、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黄浩,1975年出生于福建南平,祖籍福建将乐。1993-200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1997年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8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07-200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8年作为“
杨胜利
厦门理工学院
杨胜利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上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现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技术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 973 计划顾问组成员、国家 863 农业与现代化生物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首席科学家。杨胜利教授长期从事抗菌素的研究,所研制的青霉素酰化酶工程菌,表达量高、稳定性好,超过了当时的国
郑宝东
福建农林大学
郑宝东,男,1967年1月生,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三届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长期从
云南省红色教育基地——抗战胜利纪念堂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光华街北。原清代云贵总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云瑞中学旧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计划建为云瑞公园内纪念龙云(字志舟)功绩的志舟堂。1946年7月改称抗战胜利纪念堂,1947年初竣工。堂内有礼堂、过厅、小会议室、办公室、舞台等。其中,礼堂约可容纳1500人。建筑
短短几日培训,如沐春风、醍醐灌顶。我重新定位了自己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关系。作为管理者,我本着为师生服务的初心,完成目标任务,协调具体工作;作为教学者,我尽心尽力地传递着自己的所感所悟所践。一直以来,我笨拙的忙碌着,盲目的充实着……但不管怎样,我知道自己已和成中医在一起,直到今天,我才更加确定:我和成中医早已结合成一个共荣共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学校是培养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升机关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知识素养,根据成都党群工作部的安排,我于2021年4月20日至26日赴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了为期七天的机关党务干部培训。以求知为念,以名校为荣,以师承为荣,来到华南理工大学便真切地感受到了华工大学的魅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风,让我收获满满,意犹未尽。一个星期的学习中,我认真听
延安红色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以专题、参观、体验等形式展开,从阶段认识延安革命历史,到深刻体会延安红色精神,再到贯彻落实学习延安战士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直观地使学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延安。延安红色培训学员们到来的第一天衣着红军服、带著红军帽报名参加了开班仪式,开展了延安红色教育的专题教学。当日中午,学员们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用感观去感受去思考